滚动新闻

(2023年07月18日)2023上半年特殊食品抽检数据解析-【世界新要闻】

  食品伙伴网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特殊食品主要包含三大类: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食品作为各级监管部门抽检工作的重点品类,其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高,是监管部门努力坚守的底线,也是企业立足市场获取消费者信任的基础。食品伙伴网在此结合2023上半年监督抽检结果,汇总分析了特殊食品相关的不合格原因、产地和高风险因子成因,为消费者揭示特殊食品安全状况的同时,也可为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PART 01

  2023上半年特殊食品不合格原因统计分析

  2023上半年,国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共计抽检特殊食品7649批次,其中合格样品为7631批次,不合格样品为18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78%,总体合格率较高。其中保健食品共抽检5101批次,不合格18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抽检2349批次,全部合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抽检199批次,全部合格。

  2023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在特殊食品抽检中发现的保健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质量指标不合格、微生物超标等。其中质量指标不合格问题较为突出,占不合格总数的57.14%。(详见图1.1)

  图1.1 特殊食品不合格项目类别占比统计

  特殊食品中具体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维生素A、总砷(以As计)、霉菌和酵母以及水分,具体不合格原因见图1.2。

  图1.2 特殊食品具体不合格原因统计

  PART 02

  特殊食品产地统计

  上述特殊食品中,产地为贵州的特殊食品抽检合格率偏低,为87.50%。(各省份抽检合格率见图2.1,颜色越深代表合格率越高)。

  图2.1 特殊食品产地抽检合格率分布

  各省份特殊食品具体抽检情况统计见表2.1。

  表2.1 特殊食品抽检情况统计

  注:1、各省区市按照抽检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

  2、产地为不详的是指未标示标称生产企业信息。

  PART 03

  特殊食品高风险因子成因分析

  从抽检的不合格食品中也暴露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的总砷(以As计)、霉菌和酵母、免疫球蛋白、维生素A和水分含量,针对以上高风险因子食品伙伴网进行了成因分析,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砷

  砷作为一种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生物体内,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污染元素。该类污染物主要通过环境污染带入保健食品原料,造成保健食品中砷含量超标,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审查上游供应商保障原料质量和安全的能力,并对原料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控、按照原料验收标准严格把控;此外应排查生产过程,确认是否有其他可能存在的污染情况,如所使用的容器或包装材料被砷污染从而带入食品。

  霉菌和酵母

  霉菌和酵母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受霉菌和酵母污染后会使产品腐败变质,破坏产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价值。霉菌和酵母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被污染。

  质量指标

  免疫球蛋白为保健食品的功效/标志性成分之一,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维生素A又名视黄醇,是人类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

  上述两种物质含量不达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其不达标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料质量不达标;也可能是受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损耗等;还可能是企业未按照标准配方比例称量投料。

  PART 04

  总结

  2023上半年特殊食品抽检合格率总体较稳定,但安全风险隐患仍时有发生,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分析总结行业内出现的高风险因素,及时开展相应自检自查工作,完成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蜕变。食品伙伴网也会持续从标准法规的宣贯、定期汇总分析风险因素等方面携手企业共同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特别说明:数据来源为国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官方公开发布的监督抽检公告,统计途径为食品伙伴网食品抽检信息查询分析系统,供您参考,欢迎垂询。